2022年一季度,受棉價上行、疫情干擾等影響,高陽紡織產品價格指數呈窄幅波動運行趨勢。細分產品中,半成品(坯布)價格指數持續上揚,成品價格指數跌后回暖。一季度多個紡織企業升規,帶動產業發展指數強勢上行;但在疫情反復疊加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影響下,產業競爭力指數走勢偏弱。一季度制造行業景氣度普降,紡織產業景氣指數整體回落。
從產業發展現狀來看,高陽聚焦產業高質量發展,力促紡織企業“升規入統”,一季度企業升規成效顯著。從企業經營狀況來看,在多種因素影響下,一季度高陽紡織企業產銷壓力較大,國內外銷售總額均有下跌。從市場風險來看,當前國內外棉價差距拉大,為企業帶來較大壓力,企業需加強核心競爭力以增強抗風險能力,同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,以應對疫情對產業造成的沖擊。
2022年一季度高陽紡織指數運行的主要表現
(一)高陽紡織產品價格指數窄幅波動
2022年一季度,高陽紡織產品價格窄幅波動。1月指數起步于111.05點,2月微幅回落至110.37點,3月價格窄幅回暖,指數收報110.79點,環比上升0.42點,較1月下滑0.26點。指數運行情況如下圖所示:
圖一 高陽紡織產品價格指數運行走勢
根據加工程度不同,將紡織產品細分為半成品(坯布)和成品,2022年一季度,半成品(坯布)價格指數穩步上漲,成品價格指數跌后小幅回升。指數運行情況如下圖所示:
圖二 高陽紡織半成品和成品價格指數運行走勢
半成品(坯布)價格持續上揚,3月指數收報于109.95點,較1月上行1.13點。分析來看,1月臨近春節,國內新棉上市充足,各紡織企業補充庫存,棉花及棉紗價格均有上調,推動高陽紡織半成品(坯布)價格上漲,指數收報108.82點,環比上漲0.30點。2月,紡織企業順應市場預期,上調部分坯布價格,推動半成品(坯布)價格指數上漲至109.51點。3月,受大宗商品以及原油價格帶動,國內棉價穩中略漲,半成品(坯布)價格再次上漲,指數收報109.95點。
成品價格在3月止跌回暖,指數收報111.35點,環比上漲0.40點,但較1月仍下跌1.18點。2022年前兩個月,在春節前商戶降價促銷,成品價格下調,以及春節假期開工率不足,2月企業新增訂單不多等因素影響下,成品價格指數呈連續下行走勢,2月指數收報110.95點,環比下滑1.58點,較2021年底下滑1.79點。3月,本應進入紡織行業傳統旺季,但受到國內疫情的影響,物流運輸受阻,整體上“旺季不旺”,成品價格僅呈微幅上漲態勢,3月價格指數收報111.35點。
根據產品用途不同,將紡織成品進一步細分為毛巾、浴巾、毛巾被、毛毯和其他紡織成品。2022年一季度,五類成品價格指數漲跌互現。
圖三 高陽紡織成品細分產品價格運行走勢
具體看來,毛巾類、浴巾類產品價格指數持續緩慢上漲,其中毛巾類產品價格指數3月收報121.19點,較1月上漲0.43點,浴巾類產品價格指數3月收報106.76點,較1月上漲0.93點。毛巾被類產品價格指數先跌后升,2月指數收報99.55點,環比下跌0.82點,3月價格指數回升至100.30點,與1月指數基本持平。毛毯類產品價格指數跌后持穩,隨著春季來臨天氣漸暖,商家回調毛毯等冬季熱銷產品的價格,導致毛毯類產品價格2月明顯下滑,指數收報108.02點,環比下跌7.78點,3月產品價格保持穩定。其他類產品價格指數仍保持平穩運行態勢,指數維持在111.82點。
(二)高陽紡織產業發展指數強勢上行
悠久的行業傳統和先發發展優勢,是推動高陽紡織行業迅速發展的重要先決條件。近年來,高陽縣發揮區位與歷史優勢,助推當地紡織產業不斷向好。2022年一季度,高陽紡織產業發展指數強勢上漲。具體運行情況如下圖所示:
圖四 高陽紡織產業發展指數運行走勢
分析看來,高陽立足縣域特色產業基礎,加快實施提質升級,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力度,以促進企業“升規入統”。一季度,高陽新增多個紡織相關規上企業,助推產業發展指數強勢上行,指數收報158.96點,環比上漲53.20點,同比上漲70.97點。
產業發展指數下設產業規模、經濟效益、集約經營、結構轉型和政策支持指數,2022年一季度,產業規模、經濟效益、政策支持指標指數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態勢,集約經營與結構轉型指標指數有所下跌。具體運行情況如下表所示
表1 產業發展細分指標指數走勢
經營效益指數強勢收高。一季度,經營效益指數收報359.58點,環比漲幅為247.05%,是助推產業發展指數上漲的主要動力。分析看來,一季度當地規上企業增多,因此入統企業工業增加值及利潤總額大幅上漲,帶動經營效益指數呈現強勢上行走勢。
產業規模和政策支持指數有所上漲。一季度,高陽紡織產業規模整體擴大,指數收報115.76點,環比上漲12.69點,同比上漲20.31點;政策支持指數止跌上行,一季度指數收報99.87點,環比上漲2.24點,同比下滑0.34點。
集約經營指數和結構轉型指數均有下滑。一季度,集約經營指數收報120.56點,環比下滑1.31點;結構轉型指數收報93.86點,環比下跌2.69點。近年來“電商+”營銷模式迅猛發展,高陽紡織企業迎合大趨勢,推動產業轉型升級,但一季度受春節假期及疫情影響,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略顯緊張,電商類從業人員數有所減少,結構轉型指數受到一定影響,指數有所下滑。
(三)高陽紡織產業競爭力指數走勢偏弱
產業集群是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途徑,高陽縣以創新驅動為引領,立足紡織產業集群,為提高產業競爭力持續發力。2022年一季度,高陽紡織競爭力指數走勢偏弱。具體運行情況如下圖所示:
圖五 高陽紡織競爭力指數運行走勢
2022年一季度,高陽紡織競爭力指數收報98.42點,環比下跌5.47點,同比上漲3.15點。從細分來看,競爭力指數下跌,主要是受營銷能力指數和人才打造指數下滑影響,2022年一季度,競爭力四個細分指標指數呈現“二漲二跌”運行態勢,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:
表2 競爭力指數細分指標運行走勢
科技創新和品牌運營指數呈上漲運行態勢。隨著相關經費投入增加,高陽紡織科創實力逐步提升,一季度科技創新指數收報96.33點,環比上漲0.37點,同比上漲2.37點。在自主品牌產品增加、媒體報道力度加強的情況下,高陽紡織品牌影響力得到一定提升,一季度品牌運營指數收報107.06點,環比上漲1.98點,同比上漲3.98點。
營銷能力指數和人才打造指數有所下滑。營銷能力指數下跌明顯,一季度指數收報86.31點,環比下滑28.80點,一是行業整體外貿形勢嚴峻,出口總額整體下滑,二是恰逢春節假期,國內銷售總額也有所降低,共同導致營銷能力指數走跌。人才打造指數收報102.00點,環比下跌1.25點,同比下滑0.79點,跌幅可控。
(四)高陽紡織產業景氣指數整體回落
2022年一季度,高陽紡織產業景氣指數下調,指數在榮枯線以下運行。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:
圖六 高陽紡織產業景氣指數運行走勢
一季度,高陽紡織產業景氣指數偏弱運行,指數收報90.63點,位居榮枯線之下。分析其原因,一是國內疫情多發,產業鏈供應與經濟循環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,據悉,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33億元,同比下降3.5%,其中日用品類零售總額605億元,同比下降0.8%。紡織產品作為日用消費類商品,線上線下銷售均受到沖擊,同時勞動力等成本不斷上升,進一步壓縮了企業利潤空間,企業營收與利潤均有下滑。二是國內制造業景氣度大幅轉弱,下游需求未見明顯好轉,紡織企業發展壓力持續增大。多重因素交織影響下,一季度高陽紡織企業景氣指數整體回落,目前企業對行業信心不減,后續隨著國際經濟復蘇以及內外需求的擴張,紡織行業景氣度有望快速回升。
二、指數運行結果深度解析
(一)聚焦產業高質量發展,力促紡織企業“升規入統”
近年來,高陽縣狠抓技改升級,持續延展、強化產業鏈條,帶動行業整體水平全面提升。2022年一季度,多家(超40家)紡織企業“升規”,助推紡織產業的經濟效益實現極大增長。
表3 規上企業數和規上企業增加值指數運行走勢
2022年一季度,高陽紡織規上企業數明顯增加,指數上行至144.58點,環比上漲57.89%,同時帶動規上企業增加值強勢走高,指數收報653.73點,環比上漲601.34%。一季度受疫情多點散發、地緣政治沖突等不利因素影響,我國工業領域普遍面臨需求收縮、供給沖擊、預期轉弱等多重壓力,在行業經濟涌現新問題、新挑戰的情況下,高陽縣致力推進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,助力紡織行業表現出巨大的韌性和潛力。
一方面,出臺相關政策,提高企業上規積極性。針對現有規上企業及今后升規企業,高陽縣制定關于企業“小升規”的支持獎勵政策。政策提到,對升規工業企業進行資金獎勵,并且優先支持規上工業企業加快數字化改造。在保障措施方面,將企業上規作為環保評級的加分項,為規上企業開通綠色通道,優先保證規上企業的用地、用電、供氣等。并且重點對規上企業進行品牌培育和推介,增強企業上規榮譽感,以鼓勵企業積極上規。另一方面,引導企業生產提質增效,鼓勵紡織企業進行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。高陽狠抓技改升級,在加快設備升級上下功夫,提高劍桿機和噴氣機等織機比重,進一步提升企業生產效率,實現“智能制造”和“綠色制造”,對行業提質增效作用明顯。
紡織工業已經成為我國堅實的支柱產業,未來仍是重要的民生產業,高陽紡織企業需要繼續堅定發展信心,保持產業經濟健康發展。
(二)紡織企業產銷壓力增大,全新增長動能已然出現
2022年一季度末,紡織行業本應步入傳統旺季“金三銀四”。但由于國內疫情多點反彈,市場復蘇進程放緩,物流成本升高,疫情對原料供應鏈及產品銷售鏈均造成了一定影響;疊加俄烏地緣政治沖突,加劇國際航運緊張的局面,一季度紡織企業呈現“旺季不旺”的現象,高陽紡織產品國內銷售總額及出口銷售總額指數均呈下滑態勢。
表4 紡織產品出口銷售總額指數走勢
國內銷售總額指數打破上行趨勢,一季度指數收報116.50點,環比下滑20.78點。分析看來,春節假期后紡織企業棉花庫存偏低,開機率不足,新增訂單較少。加之國內多地疫情反撲,各地收緊防疫措施,復工復產及物流運輸受到一定的影響,導致紡織企業在“金三銀四”傳統旺季有一定的落空,內需動力短期不足,部分出現積壓貨物的現象。一季度國內銷售總額未能延續漲勢,但整體好于去年同期水平,后續隨著疫情好轉,期待能夠出現利好局面。
出口銷售總額持續下行,一季度指數收報49.41點,環比下跌38.85點。2022年一季度,受復雜經濟環境影響,中國紡織行業出口下行壓力逐步加大。一方面,制造業普遍為全球化制造,俄烏沖突帶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,相關中下游原料、人工、運費成本均有提升,原料價格的不穩定對紡織企業采購帶來一定困擾,匯率波動及海運受阻也成為外貿交易需要面臨的問題;另一方面,國內外棉價差距持續擴大,削弱了紡織行業的國際競爭力,同時許多外單擔心中國疫情嚴控影響交期,轉移了相關市場,導致出口銷售總額減少。
雖然紡織產品出口形勢大概率仍將持續嚴峻,但仍有積極因素出現提供新動能。2022年1月1日,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(RCEP)正式生效,這意味著占全世界三分之一經濟總量的地區能形成統一大市場。RECP的正式生效,不僅帶來關稅減免、投資貿易便利化等直接“紅利”,還有助于重構東亞地區產業價值鏈,加快各國經濟復蘇進程。對于我國紡織行業來說也將帶來多項利好,其中就包括,中國和日本——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之間,也將首次形成零關稅自貿安排:中國將對86%的日本產品關稅最終降為零,日本將對88%的中國產品關稅最終降為零。也就是說,高陽紡織企業有望以更低的成本引進日本先進設備,加強產能合作,以提升本地紡織產業升級。
(三)市場需求有所減弱,內外棉價出現倒掛
2022年3月,俄烏局勢繼續影響大宗商品市場。受國內疫情等影響,國內棉市下游需求不佳,物流運輸受阻。紡織企業旺季不旺,開工率不足,新增訂單較少,對棉花原料隨用隨買。
3月31日,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3月份制造業PMI為49.5%,比上月下降0.7個百分點,低于臨界點,多項重點分類指數回落至收縮區間。其中,生產指數為49.5%,比上月下降0.9個百分點,表明制造業生產景氣度回落;新訂單指數為48.8%,比上月下降1.9個百分點,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有所減弱。
受大宗商品以及原油價格帶動,國際棉價月中強勢上漲至近十年高位,但同期國內棉花現貨受下游需求不佳以及國內疫情等因素影響,月末僅小幅上漲,漲幅低于國際。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IndexM月均為141.38美分/磅,環比上漲2.11美分;月底為156.6美分/磅,環比上漲21.1美分,1%關稅下折人民幣24321元/噸,高于同期國內現貨1422元,內外棉價倒掛,但仍均處于高位。
從長遠來看,為應對疫情對行業帶來的沖擊以及國內外棉價倒掛帶來的壓力,高陽紡織企業需要穩扎穩打,從根本上提升產業競爭力,以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。我們給出以下建議:
一是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需要持續引進和培養電商類人才,依托電商直播平臺,持續推進產業數字化改革,助力銷售渠道升級,讓消費市場供應鏈跟更加接近消費者。二是注重品牌培育,鼓勵企業與院校加強合作,推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,以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業,助推產品向創意化、服務化發展,同時增加產品附加值,不斷推進企業做大、產品做強,打響品牌名號。三是堅持綠色制造,以標準化和規范化為基礎實施綠色設計,運用綠色化制造工藝降低資源浪費,助力產業實現環保高效的生產目標,全力推動產業創新發展、綠色發展、高質量發展。